首页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范文大全 >

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范文(《森林的歌声》音乐赛课教学设计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0-28 08:07:56    


教学设计

教学内容

《森林的歌声》


科目

音乐

年级

四年级


教材简析

《森林的歌声》是由大自然的真实音响与美妙的乐音交织而成。令人身临其境于大自然中,乐曲生动地表现了森林里面热闹,欢快,融洽和温馨的场面,可爱活泼的小精灵们:山羌,腹斑蛙,飞鼠等与笛子,小提琴,吉他等乐器一起奏响了奇妙的森林之歌。乐曲的旋律简洁质朴,轻快流畅,采用自然小调式,富有东方情调。乐曲中各段旋律的出现顺序是1-2-1-2-3-1,乐曲把我们带进这片神奇美妙的森林中,使我们享受到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无穷乐趣。


学情分析


四年级学生的音乐认知领域逐步扩展,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,音乐的表现力、创造力都有所提高,根据儿童灵巧的形体,通过唱、律动、表演相结合的综合手段,进行直观教学。学习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,形象鲜明,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。


教学重点、难点

重点:能够听辩出音乐各段主题曲调。

难点:听辩音乐各段主题曲调出现的顺序及完整表现乐曲。


教学目标

1、 知识与技能: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。熟悉乐曲各部分的主题旋律,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。

2、过程与方法:了解民族乐器,进一步了解笛子和小提琴音色,感受乐器音色的丰富表现力。

3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通过对乐曲的体验、感受,能用深情、和谐的歌声哼唱乐曲,并启发学生热爱大自然,爱护动物,保护环境。


教学准备

课件,打击乐,丝带,小提琴,笛子


教法与学法

练习法、合作学习法,情境法,律动法,实践法,讲授法,视唱法


导入

导入:今天,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,听!这是什么声音呢?(小鸟)对,这节课老师带你们走进森林,森林中有很多美妙神奇的声音(老师准备了两个乐器)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呢?(青蛙,雨声,风声等等)森林中有这么多神奇好玩的声音,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森林,聆听森林的歌声吧,出示课题《森林的歌声》,这就是我们今天欣赏的乐曲《森林的歌声》

森林中不但有这么多好玩的声音,还有茂密的松树林,一颗颗松树像一把把巨伞,老师看到这番美景,快乐的哼起了歌,你们听;(哼唱主题一的旋律),并在黑板画松树的图形。穿过了松树林,来到了小溪边,溪水在缓缓地流动着,它们也在唱歌呢,你们听:(哼唱主题二),并画波浪线表示河流。来到了小溪边,老师继续往前走,前面有一座小山坡,森林的景观真奇特呀,老师又哼起了歌(哼唱主题三),并在黑板画小山坡的图形。


设计意图

创设情境,吸引学生的注意力,激发学生的想象力,让学生身临其境于森林中,三个动作分别表现三个主题,巧妙地让学生熟悉各主题旋律。


教学过程(一)

聆听乐曲以及揭示乐曲名字

1、初听:森林那么好玩,你们要不要跟老师一起走进森林呀?(要)那你们可要听好了,走进森林中,你们还听到哪些自然界的声音呢?

2、介绍乐曲:我们刚刚聆听的这首曲子,它是由荒野探险家徐仁修、自然录音专家刘义骅等5人经过耗时5年的制作,深入全台湾森林实地录音,共收集台湾鸟类、蛙类、蝉类、虫类、溪流…等近100种自然声音(播放动物的图片及叫声,分别有:腹斑蛙,山羌,褐鹰枭,飞鼠,溪流)


设计意图

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,激发学生的想象力。身体的律动,让学生放松自己的身体,身心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。


教学过程(二)

聆听乐曲主题一

  1. 第一主题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?(笛子)
  2. 介绍笛子,嘉宾演奏第一主题旋律。
  3. 这欢快清脆的笛子声,让你想到森林中怎样的场景呢?
  4. 用Du哼唱主题一旋律(边画松树边唱))

5、用沙锤给主题一旋律伴奏



设计意图

现场聆听笛子的声音,更好的让学生认识笛子,以及了解它的音色。通过多次聆听哼唱,画图形,以及乐器伴奏环节,让学生有趣地感受乐曲并熟记主题一。


教学过程(三)

聆听乐曲主题二

  1. 第二主题又是由么乐器演奏的呢?
  2. 介绍小提起,嘉宾演奏第二主题旋律。
  3. 这么柔美的小提琴声让你想到森铃中怎样的场景呢?(学生回答)
  4. 用La哼唱主题二旋律(边画波浪线边唱)

5、用丝带表现主题二


设计意图

直观的小提琴聆听,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小提琴的音色。用“丝带”表现主题二,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主题二音乐的“柔美”,从而区分于主题一。学生在多次聆听,哼唱游戏中轻松地熟记主题二。


教学过程(四)

聆听乐曲主题三

  1. 这一主题的音高,节奏,旋律有什么变化呢?
  2. 介绍主题的变化:音变高了,节奏拉宽了,旋律起伏变大了。
  3. 这一主题让你想到森铃中怎样的场景呢?
  4. 动作狂欢,用动作表现歌曲。

5、用摇铃给主题三伴奏.


设计意图

用动作表现该主题,让学生体验到乐曲的变化,旋律起伏变大了,音域变高了,更能让学生区分于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。


完整聆听,打击乐器表现歌曲

1、老师分段播放乐曲的各段主题,学生说出乐曲的顺序:1-2-1-2-3-1

2、完整聆听,学生用打击乐器以及丝带给乐曲伴奏。


设计意图

检查学生对各主题旋律的记忆,加深印象,以便学生能完整地表现乐曲。

教学过程(五)德育

作曲家想通过这首乐曲告诉我们什么呢?

保护环境,爱护动物是我们人类永恒的主题,就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维护我们的大家园,从我们自己做起,从小事做起。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我们的森林之旅吧。

相关文章:

碧玉为什么越戴越黑(碧玉会不会变色?)04-02

花为什么叶子变黄枯萎(兰花叶发黄干枯的原因和解决方法)04-01

为什么要买排屋别墅(联排别墅vs独栋别墅哪个好呢?)04-01

实木地板为什么要打龙骨架(安装木地板要打龙骨吗?)04-01

伴郎为什么要未婚的人当(伴郎伴娘必须未婚吗?)04-01

为什么要装新风系统呢(新风系统有必要装吗?)04-01

红掌的花为什么不红(红掌花不红的原因和解决方法)03-31

化粪池为什么不会满出来(化粪池构造介绍)03-31